“老年村”的“大藍圖”
每天早晨醒來后,張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上的光伏扶貧電站APP,查看頭一天的發電量,這是自去年10月10日電站投產運行以來,他堅持至今的一個習慣。
他說:“這是我籌集80多萬元資金,用半年時間跑下來的項目,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咋能不關注。”
其實,張俊關注的遠遠不止這些。
2014年4月,身為包頭市金融辦辦公室主任的他,被推選到固陽縣下濕壕鎮電報局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
上任后,他通過調研得知,這里人均耕地少,水資源匱乏,村民只能靠天吃飯。
于是,他四處籌集幫扶資金80.5萬元,打了3眼機井,并獲得了免費水利配套,使2000畝旱地變成了集中連片的水澆地,受益人口724人,年人均收益500元。緊接著,又對西卜子、薛家渠等4個自然村的500畝土地進行節水灌溉工程改造,525人受益,年人均收益1000元。
土地缺水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但全村1028個常住人口中,90%以上是老弱病殘的人,且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是有名的“老年村”,讓這些人來種地,顯然力不從心。
那么,誰來種呢?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要想使農民擺脫貧困,土地必須流轉。”張俊堅定地認為。
他和村委會的班子成員經過籌劃運作,很快成立了“祥云雨”和“田園鴻”2家農業合作社,使2000畝水地得到了流轉,每畝流轉費260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
村民郭成旺說:“過去種一畝地也就收入三四十元,現在什么也不用干,每畝就給260元,真是做夢也想不到,這樣的好買賣能輪到我們頭上。”
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合作社又聘村民回來種地,村民雙重受益。溫德金老人說:“我的身體還可以,閑在家里沒事干,就出來給合作社打工,一天能掙120塊錢呢。”
土地流轉不僅使土地增值,也解放了生產力,更激活了廣大村民脫貧致富的動力。
村民杜勝的“羊隊伍”已經發展到80多只,年收入4萬多元。指著剛剛出生的3只活蹦亂跳的小羊羔,他高興地說:“去年,通過張書記的幫忙,給我家十幾只羊免費移植了‘澳洲白’肉羊胚胎,今年的利潤更大了。”
71歲的呂蘭柱前年種植黃芪6畝,收入2萬多元;去年又種了10畝,預計收入5萬元。他說:“我現在徹底脫貧了,再也不用靠政府救濟了,心里更舒坦了。”
土地流轉的循環效應讓村民們得到了實惠,但是,要想徹底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沒有產業支撐是很難提升發展質量的,這是第一書記張俊駐村后不久就摸出的思路。
可是,這里沒資源、沒資金、沒技術、沒人才,想發展產業,談何容易?
電報局村屬于典型的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光能資源豐富,年日照總時數為3130小時。
“這么好的天然資源咋能不利用?”張俊查到這些信息后,興奮得一夜未眠。
他籌資金,跑批復,終于使這一項目落地生根。現在,這座光伏扶貧發電站平均每天發電600度,以每度電0.46元的價格賣給當地一家工礦企業,一年可穩定收入10萬元。
光伏發電既克服了勞動力不足,又使集體經濟獲得收益,僅僅這筆收益,每個貧困戶每年就可獲得1500元。
任第一書記的這幾年時間里,張俊和他的4名駐村工作隊員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個角落,可每每看到一座座由鐵礦廢石堆積成的“小山”,他們心里總犯嘀咕,這些廢料既影響環境,又占用土地資源,如果能把它利用起來,變廢為寶,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啊。
2018年11月28日,張俊拿著由自己撰寫的《鐵礦尾礦廢石綜合利用項目合作意向書》來到了鐵礦石生產企業——固陽縣泰恒商貿公司進行洽談,很快就達成了合作意向。今年1月27日,又引進北京瑞圖生態公司,達成了三方合作協議。
張俊說,今年這個春節,是他最忙碌的一個春節,每天不是電話商談,就是琢磨細節,撰寫合同。
大年初九上午,在大英圖自然村的連體窯洞旁,張俊正在和村兩委的干部們商討著如何把這里打造成特色旅游小鎮,他不失時機地對記者說:“我們這兒剛剛被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幾部委聯合命名為‘中國傳統村落’,你可得為我們好好宣傳宣傳。”
站在旁邊的村書記李治輝介紹說:“我們這里的窯洞是5層窯洞,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通過修繕,恢復原貌,游人可以觀賞并體驗原汁原味的古文化。”
其實,早在2016年開始,張俊就瞅準了旅游產業,他利用從上級水利部門爭取到的1000萬元資金,在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中,把書畫基地、民俗酒店、滑翔飛行和特色觀光養殖等旅游項目有機融入。
現在,特色小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接近尾聲,其他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看到由自己親手參與打造的這個旅游產業,張俊信心滿滿地說:“過去,我們這兒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但用不了多久,一定會成為人人都想來的富裕村。”
聽著張書記的愿景,住了一輩子窯洞的呂保如老人眼睛一動不動,仿佛一個時代,望著另一個時代。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向平)
編輯:王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