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馬頭琴 悠揚傳承曲
記者 張偉男
一把琴,彈奏出草原兒女薪火相傳民族文化的鏗鏘腳步;
一把琴,彈奏出各族群眾心手相連共赴振興的奮進樂章;
一把琴,彈奏出興安樂土大興文化培育新人的美好憧憬;
……
一把琴,不僅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符號,更是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馬頭琴作為蒙古族傳統藝術的璀璨瑰寶,歷史悠久,深受草原兒女們的喜愛。2009年4月,馬頭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實現了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蝶變。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誕生地,興安盟對馬頭琴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格外重視。在政府、企業、工匠、樂師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在興安盟喜歡馬頭琴、學習馬頭琴的人越來越多,馬頭琴演奏也成為大小活動必不可少的標志性演出。
未成曲調先有“情”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內蒙古蒙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傳出的悠揚琴聲如清泉般沁人心脾。作為盟內首屈一指的馬頭琴生產企業,蒙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年產馬頭琴超過5000把,年銷售額達500萬余元,不僅在國內暢銷,還遠銷海外。
企業創始人旺盛從小就喜歡音樂,聽著馬頭琴聲長大的他,尤其對傳承民族音樂情有獨鐘。也正是因為有這份熱愛,所以他比別人更加執著。創業初期,旺盛僅在一間70平方米的小房間里生產馬頭琴,車間內擺放著電刨、電鋸、切割機等工具,他和妻子也在這狹窄的空間里生活和工作。即便這樣,他仍然堅持著自己鐘愛的事業。
白天他親手打磨、調試馬頭琴上的每一個零件,晚上利用網站、微博以及各個銷售平臺推銷產品,忙得不亦樂乎。旺盛說,還清楚記得第一次在網上一次性賣出20把馬頭琴的興奮和激動,使他徹夜難眠。
“樹木的品種、年輪的疏密、琴箱的厚薄等因素都會對琴音產生影響,所以選擇優質的用料尤為重要。”旺盛告訴記者,馬頭琴每一個部位需要的木材都不一樣,將楓木、紅木、烏木等木材雕刻成型,組合在一起,才最終形成我們看到的造型精美、音色純正的馬頭琴。
在對產品精雕細琢的同時,旺盛也在不斷改進工藝,他將更多的民族元素融入其中,打造企業的專利產品、定制限量款產品,并且積極吸取其他樂器的先進制作技術。其制作出的馬頭琴工藝獨特、外觀精致、音色優美,深受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如今,他的公司已有自己的研發室、工廠、專營店,實現了產銷一體化發展。
算上廠里的工人,到目前為止,旺盛帶出的徒弟已經超過40人,并且有很多人在學有所成后,選擇自己單干,旺盛也非常支持。用他的話說,“文化傳承本就應該百花齊放。”
從一間70平方米的小房起家,一路磕磕絆絆發展至今,旺盛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每年都會拿出價值幾萬元的馬頭琴捐贈給民族幼兒園、福利院、特殊學校。將企業做大做強后的旺盛,并沒有忘記自己從哪里來,也沒有忘記自己一路如何走來。
傍晚,悠揚的馬頭琴聲從旺盛的辦公室傳出,他早已習慣了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后,通過演奏馬頭琴來緩解一天的疲勞。
百淬始得一“曲”成
馬頭琴那令人心曠神怡的音色,向世人傳唱著蒙古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然而,當人們沉醉于其美妙旋律時,卻鮮有人關注馬頭琴制作的艱辛。
在科右前旗工業園區內蒙古金杭蓋民族手工藝品制作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排排馬頭琴的琴桿、琴箱整齊排列,等待著組裝。盟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白玉昆正全神貫注地檢查每一處細節。
白玉昆自幼就被爺爺和父親的工匠技藝熏陶,養成了出類拔萃的動手能力。2008年,他返鄉創業,投身馬頭琴制作行業,如今已建起自己的民族手工藝品制作公司。在14年的創業歷程中,他不斷突破自己在馬頭琴制作技藝上的瓶頸。
“制作一把傳統手工馬頭琴有上百道工序,從鋸木到精工雕琢,從上色到調音,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時間。”白玉昆介紹道,為了將馬頭琴藝術更好地推廣,他將傳統手工制作技術與電腦雕刻技術相結合,不僅形成了規模化發展,還豐富了馬頭琴音色,迎合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標準。
為了改良工藝,白玉昆不分晝夜地構思,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直到一次談話中,摯友不經意間的一句話點醒了他。“為什么不能把你曾經從事過的數控機床技術運用到馬頭琴制作中呢?”白玉昆如夢初醒。短短幾個月,一臺加工機械零件的機器在白玉昆的手中變成了馬頭琴批量生產的“秘密武器”。
“數控加工的效率相當于10多個人同時制作,完全自動化,大大提升了制作效率,而且琴頭、琴桿和共鳴箱更加貼合,對稱度更好。”談至興起,白玉昆現場為記者演奏起動聽的琴曲。
“制作馬頭琴不僅需要琴匠有嫻熟的技巧,更需要制作者懂得‘聲音的味道’。馬頭琴是有靈性的,只有用心才能做出一把好琴。”一曲終了,白玉昆意味深長地說道。
匠心傳承育“新”人
“大家注意一下,左手握琴時大拇指要與食指平行,處于一條直線上……”5月22日,興安盟文化館馬頭琴培訓班正式開班,培訓以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眾多馬頭琴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專業且便利的學習交流平臺。這不僅幫助大家提升馬頭琴演奏技巧,也是對馬頭琴這一獨特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如今,興安盟在開展各類群眾性非遺培訓班的同時,還將非遺內容納入大中小學選修課范圍,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課程,馬頭琴、四胡、烏力格爾、好來寶、民歌、呼麥、剪紙等傳統文化紛紛走進課堂,讓青少年從小了解非遺、感受非遺魅力。
回想起自己在馬頭琴技藝傳承中付出的努力,謝呼格吉樂圖感慨萬千。
2018年10月,來自科右中旗的謝呼格吉樂圖考入阿爾山市烏蘭牧騎,成為一名馬頭琴演奏員。來到阿爾山市后,他發現這里的人對馬頭琴并不熟悉,甚至沒有會拉馬頭琴的民間藝人,因此,讓非遺走進校園的想法逐漸在他心里生根發芽。
“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練習用的琴都是裂開的,加上當時身邊會拉馬頭琴的老師也很少,所以學習非常不容易。”謝呼格吉樂圖告訴記者,在他學成之后,就一直思考如何將演奏馬頭琴的技藝傳承下去。到阿爾山市工作之后,他便決定要從學校入手。
2020年10月,謝呼格吉樂圖主動與阿爾山市相關部門聯系,提出要到學校教學生拉馬頭琴的想法。很快,“圖圖老師馬頭琴小課堂”就正式開課了。
如今,無論嚴寒酷暑,每個周末謝呼格吉樂圖都會來到位于阿爾山市第二小學內的阿爾山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三個小時的授課時間里,他會從樂理知識、演奏技巧、民族文化等方面全方位講解,讓孩子們在了解馬頭琴的歷史和文化后,從內心深處愛上這門藝術。
“通過這段時間的教學,我發現孩子們興趣逐漸濃厚,馬頭琴技藝也在不斷增長。”謝呼格吉樂圖說,除了教授小學生外,他還開辦了自己的馬頭琴培訓班,去年就有4名高中生通過跟他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藝術院校的馬頭琴專業。
9月的北國小城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當一聲馬頭琴的長調劃破天際,謝呼格吉樂圖又開啟了他的文化傳承之路。那或歡快、或激昂、或悠揚、或傷感的曲調,無不講述著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